“星星的孩子”为什么不说话
- 【相关推荐】轻度精神障碍的妻子失踪 原
- 【相关推荐】女子多次"家暴"老公 很可
- 【相关推荐】章莹颖案被告拒绝认罪 称自
- 【相关推荐】女孩因父母离异患重度抑郁 5
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明明听得见,却对外界充耳不闻;可以说得出,却从不开口说话;常常沉迷于手中的门锁或线绳,对身边事视而不见;他们会莫名其妙地发笑,或反复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却只需要你回答一个固定答案……他们是自闭症患儿,像被封闭在只有他自己的世界里,像暗夜里的星星,孤独地闪烁着,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为什么会患自闭症?自闭症有哪些症状?如何早发现?患了自闭症后家长怎么做?
4月2日是 “世界自闭症关注日”,青岛早报医师工作室邀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科主任田博做客医师百科,为家长解答关于自闭症的许多疑问。
●预防
积极防治各种孕期感染
田博介绍,自闭症被称为孤独症,作为一种严重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和行为举止刻板。情况严重的甚至有自伤或暴力倾向等。据了解,自闭症在1943年首次被描述为 “天生的不与周围人建立正常情感关系”, 1982年我国首次报道4例儿童自闭症,到2014年发病率为1/100,发病率几乎呈直线上升。据国内首个全面介绍儿童自闭症现状的行业报告 《中国自闭症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我国自闭症患者可能超千万,其中0到14岁患儿可能超200万。
很多人认为自闭症是家庭养育问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学因素(主要是遗传因素)在自闭症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自闭症与神经系统异常、神经心理异常、病毒感染、汞中毒、母亲孕期感染疾病及环境致病因素等密切相关。虽然病因不明,无确切预防措施,但女性孕期还应积极防治各种感染、预防宫内或围生期的各种损伤。
●提醒
自闭症不只是性格孤僻内向
“早治能达到较好的干预效果。”田博说,目前自闭症早期筛查及诊断体系不健全,一般发现较晚,两到三岁是治疗最佳时期,此时儿童大脑不断发育,有较强重塑性,通过大量良性互动和训练,孩子能更快地掌握学习和沟通能力,从而走向正常轨道。而数据显示,我国90%以上的患儿在2岁以后甚至更晚才被发现,多数患儿接受康复训练时已错过最佳治疗期,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田博指出,目前相当比例的学龄前儿童可能患有自闭症,但很多家长对自闭症存在认识误区,有的家长认为自闭症只是性格孤僻内向,只要多跟孩子交流,就会好起来,还有部分家长认为随着孩子年龄增长,自闭症会消失,因此没能足够重视,最终导致病情日益严重,长大后更难治疗和康复。
●症状
患儿感情漠视拒绝交流行为重复
儿童自闭症一般在出生后或婴儿期就有症状,主要表现为感情漠视、拒绝交流、语言发育落后、不听指令、行为重复刻板以及活动和兴趣范围有显著局限性等,多数患儿伴不同程度智障,比如缺乏凝视和微笑;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无法分辨父母声音;说话较晚且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16个月大时还不能说出一个字,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即使会说话,也缺乏语言技巧,只会鹦鹉学舌,大人让说一句,就说一句;不愿与人交流,反复重复一个动作;不喜欢普通孩子的玩具,只喜欢玩树叶、门锁或细绳等物品,而且每天都要拿很长时间;社会交往能力差,很难参与到游戏中,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建立伙伴关系,不愿遵守规则,上学或幼儿园常常无故离开座位等。如果孩子出现类似症状,家长就要考虑可能患上自闭症,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找有资质的医生早诊断早治疗。
●建议
治疗主要靠教育训练和行为干预
“受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很多人以为大部分自闭症孩子有超常天赋,其实这种天才患儿比例很低。 ”田博说,有些自闭症孩子对某些东西有特别固执的兴趣,表现出相对突出的“孤岛能力”。他接诊过一名5岁自闭症男孩,他擅长背古诗,记忆力很好,但只是刻板背诵,不能理解诗意,很可能永远不会作诗,更不是“神童”。
田博强调,自闭症没特效药和一蹴而就的治疗方法,教育训练和行为干预是主流手段,需家长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目前医院和一些自闭症康复机构可提供专业治疗训练。家长要接受现实,不要让孩子产生内疚感或耻辱感,家长必须面对面的、一对一地对自闭症孩子进行密集、高强度康复训练,逐渐带孩子走进人群,进行正常社会交往。
据介绍,自闭症患儿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康复几率较大,很多孩子都能掌握基本生活自理能力,有些患儿甚至能与正常儿童一般上学受教育。因此,田博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关爱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回归社会。
您也可以通过手机版访问: “星星的孩子”为什么不说话

4月29日,青岛市残疾人联合会正式发文《关于认定青岛安宁心理医院为定点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的批复》(青残联字〔2016〕14号),青岛安宁心理医院被青岛市残疾人联合认定为“定点精神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这也是我院继2015年被授予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合作单位”“青岛市精神病诊断与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后,获得的又一殊荣...[详情]